1924年5月31日,中国和苏联签订《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》,也叫《中苏协定》。 主要内容:一、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;二、苏联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、租地;三、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;四、苏联取消帝俄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;五、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赎回。六、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,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主权。
从今天的角度看,这份协定中的大多数条款没有得到履行,中国的版图还是由一片秋海棠的叶子变成了一只大公鸡。俄国从《天津条约》、《北京条约》和《瑷珲条约》中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土地。在东边,中国和俄国的边界一再的向南边推进,从1689年的外兴安岭到现在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。远东的大片土地啊……黑龙江,这条界河,在俄国就叫阿穆尔河,俄国有一个州就叫阿穆尔州,首府就是以前属于中国的海兰泡,现在有一个俄语名字叫“布拉格维申斯克”。在中国的地图上面,这个俄国名字下面就有一个括号,里面标明了以前就旧称(“海兰泡”)。在地图上还有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这样的情况(中国名字分别是伯力和海参崴)。
政治的边界是不能变了,但是经济的边界、人口的边界是要依靠自然规律的。现在,由于俄国远东的人口稀少,劳动力呈现出一种不足的状态。中国东北的一些人就跨过黑龙江和乌苏里江,到俄国对岸去发展,去做工人、农民。有些已经在那里扎根发芽了。这是新一代的跑关东的人,他们缓解了俄国的劳动力的紧张程度,也给自己提供了完成自己价值的机会。
俄国的政府现在对这样的现象也有所警觉,生怕汉族人在远东的壮大会动摇俄罗斯在远东的地位。历史是变迁的,昨天是今天的历史,那么明天呢……